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丹道养生 > 正文

焦玉琴:道术与修炼

时间:2019-12-19 21:36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焦玉琴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道教相信生、道相守,经过修炼,可以长生久视、入仙得道。于是,采用多种道功道术,发展出一整套健身长寿的养生术。

 

  原标题:吐故纳新、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清心寡欲、熊经鸟伸、炉火纯青、灵丹妙药、万应灵丹、七返还丹、金丹换骨

  道教相信生、道相守,经过修炼,可以长生久视、入仙得道。于是,采用多种道功道术,发展出一整套健身长寿的养生术。其中,既有吐纳、导引、服食、金丹、养气、炼气等养生方术,又有“存想”、“存神”、“主静”、“坐忘”等养神方法。这些道术道功等,在汉语成语中有全面而生动的体现。

  吐纳与辟谷

  “吐故纳新”又叫“吐纳”,是道教中以气息吐纳为主的炼养方法。自古以来名称不一,也称“行气”、“调息”、“服气”等。它是把胸中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孔吸进新鲜空气。道教认为,“吐故纳新”可吸取生气,吐出死气,长生不老。早期经典《太平经》以神、精、气分属于天、地、人,把三者都看作是一种气,提出“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嵇康《养生论》说“呼吸吐纳,服气养身”,即是服气修炼。

  人的呼吸,本就是吐故纳新,但吸纳新鲜空气在道教中有许多方法。葛洪《抱朴子》对“吐纳”之法作了具体论述,提出“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着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也。”

  但在语源上,“吐故纳新”出自《庄子·刻意》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它原指人的呼吸,吐出体内废气、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后用来比喻除旧更新。

  道教修炼方法中有“辟谷”之术,又称“断谷”、“绝谷”和“却粒”,即不食五谷之意。这本是先秦神仙家的一种炼养方术,道教加以发展,认为人体内有三虫,又名三尸,其好宝物、好五味、好色欲,是毒害人体的邪魔,是人欲所生的根源。《太清中黄真经》说三尸生存依赖于谷气,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则三尸便亡,人体内的邪魔也就斩灭,故欲长生当行辟谷。这种方术反映在成语中,有“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等。

  “不食人间烟火”语本宋代阮阅《诗话总龟·王直方<诗话>》:“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不食人间烟火”亦作“不吃烟火食”,本是反映道教的不食五谷,用在这里比喻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这条成语也可用来比喻人有出世之想。

  “吸风饮露”源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吸风饮露”意为吸清风、喝露水。指传说中的仙人绝食五谷。

  修道之人应“清心寡欲”,摒除私心杂念,不使世俗的欲望在心中留存。“清心寡欲”源于《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这是说任隗自幼就喜好黄老之道,心地清净,没有什么欲念。“黄老”即黄帝和老子的并称,黄老之道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以《道德经》为代表经典。它以黄帝为依托,发扬、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其显著思想特点是“无为而治”。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用“黄老”指称今天所说的道教。

  导引术

  导引又作“道引”。“导”指导气,“引”指引动身体,为“导体令柔,引炁(古同‘气’)令和”之意,是古代一种以形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的炼养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我国古时便很重视导引之术,《庄子·刻意》就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产生于此的成语“熊经鸟伸”即指导引,其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是通过模仿熊、鸟的活动形态,伸展肢体,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从“熊经鸟伸”的动作形态及其实用价值看,可以说它是中国最早的仿生体操。

  东汉末,华佗在前人基础上编创的修炼导引法的五禽戏,其实是“熊经鸟伸”的延伸。据《养性延命录》载,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各有其法,要求外形和神气都像五禽,达到动静相宜、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效果,以保健强身,祛病延年。

  炼丹术

  炼丹术又称金丹术、仙丹术、外丹道,以炼丹求仙为目标。其炼丹之法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可服食的长生不老的金丹。炼丹术在我国起源很早,约产生于汉武帝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有方士李少君“化丹砂为黄金”,就是炼丹。外丹道在隋唐时期达于兴盛,出现了孙思邈、陈少微、张果等一批著名的炼丹家。服食外丹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股风气。金丹也成了求仙、求长生的典故。唐代岑参有诗云:“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

  表现道教炼丹术的成语有“炉火纯青”、“灵丹妙药”、“万应灵丹”、“七返还丹”、“金丹换骨”等。

  “炉火纯青”语本唐代孙思邈《四言诗》:“洪炉烈火,洪焰翕赫;烟示及黔,焰不假碧。”原指道士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最佳的火候。后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等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如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他的手腕,他的机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灵丹妙药”出自《元曲选外编·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我是天台一先生,逍遥散淡在心中,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辣蒜大憨葱。”其中“丹”是道教用朱砂炼成的丹药,后因以称依方精制的药物,一般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灵丹妙药”指非常灵验有效的奇妙药物,也用以比喻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亦作“灵丹圣药”。

  “万应灵丹”为“灵丹妙药”的同义语,指能治各种疾病、效果灵验的药。比喻适合任何情况的好方法。

  “七返还丹”也作“七返丹”。清代道士李涵虚得炼丹法之秘要,称言“丹有三品,法有三乘;初乘以壬癸取药料,以玉液培之,称玉液还丹;中乘以玉液还丹之丹母,补足先天,化成圣胎,名曰七返还丹;上乘以婴儿炼为阳神,名曰九转大还丹,又名金液还丹。”由此可见,“七返还丹”即为一种丹药。道教的金丹为人们修炼成仙提供了一种方法,不管最后成功与否,至少在修道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心灵寄托。同时,它也为文学创作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东方玉的侠义小说《七步惊龙》第四章就将“七返丹”引入,写道:“‘七返丹’功参造化,练气之士得此一粒,可抵20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轻身,得享遐龄。”

  道家的服食仙丹、长生不老颇得人心。秦始皇对长生梦寐以求,派道士徐福率领上千名童男童女,去东海寻求“灵丹妙药”。汉武帝派人修建了高三十丈、周长一丈七的承露盘,希望用它接收来的甘露混合玉屑(一种药用矿物)服用,以实现“长生久视”。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等,皆与金丹有过密切的接触。

  “金丹换骨”正是在道家仙丹之灵验、能使人脱胎换骨的观念上产生的一则成语。其语本宋代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在这里,诗人借“金丹换骨”比喻学诗功夫由渐修而进入顿悟之境。后世因以喻文学艺术等的创作,达到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焦玉琴:道术与修炼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