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人物 > 正文

神功妙济真君旌阳祖师感天大帝许逊(2)

时间:2019-12-19 11:10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许逊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今属四川)令,人称许九郎、许旌阳、旌阳祖师、感天大帝,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许旌阳先生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 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进一步想,有此而少彼,补东而缺西,时刻忧愁;

  退一步想,良田万 顷,一日止食米一升,大厦千间,

  一夜止眠地八尺。一升八尺,受用不久,多何 用乎?

  计较为自身,死后何曾到手中?计较为儿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家财数百万,阴功无丝忽,积下与儿孙,未必能保守,

  转世变畜生,儿孙替不得 。

  《转轮歌》曰:“畜生本是人来变,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见披毛并戴角, 劝君休使畜生心。”

  百年世事有天罗,休把心机太用过,富了又 贫贫又富,江河成路路成河。

  良心自有良心报,奸狡还须奸狡磨。莫 道苍天无报应,十年前后看如何?

  元康元年(291)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 乱,乃弃官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 传播孝道。据说许逊的西山教团有上百人的规模,教团 骨干有十二人,称十二真君,即 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 、彭抗、黄仁览、钟离嘉。 其中五人为许逊的家族或姻亲。他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 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 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豫章各地多有许逊斗蛟 斩蛇、为民除害的 神奇故事。道教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十五日许逊“合家 飞升,鸡犬悉去”。 西山道士乃以许逊故宅建游帷观为祭祀所。据《孝道吴许二真君 传》载:每当许逊升遐 之日,“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 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 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福,方休暇焉。”①宋代, 许逊极得北宋皇室尊崇。大中 祥符三年(1010),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政和二年( 1112),遣内使程奇请道 士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 ”。后又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 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

  建筑宏伟壮观 ,为宋代著名道观。南宋时,“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 而为观府、为坛 靖者,不可胜计。”②宋代民间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每岁夏季, 诸卿士庶 ,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 除旱蝗。 ”③据传每年仲秋“净月”,前往西山玉隆万寿宫朝拜者,扶老携幼,肩舆 乘 骑,肩摩于路。因此,南宋何真公、元初刘玉都假托许逊神灵降授,并尊为净明道祖师。 许逊事迹正史无传,道书所载,也多不一。如关于许逊得道,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许逊得道于吴猛。《云笈七签》卷一百六《许逊真人传》称:“(吴)猛升仙去 时,语其子云:‘吾去后,东南方有人,姓许名逊,应来吊汝,汝当看重之,可以真符 授也。’至时,逊果来吊,其子以父命将真符传逊,奉修真感有愈于猛。”

  (二 )许逊 得道于兰公。据《十二真君传》载:兰公系孔子故乡兖州曲阜县人,因“精专 孝行”, 斗中真人特降授“孝悌之教”、“至道秘旨”,并预 示晋代有真仙许逊,当传此“孝道 之宗”,为“众仙之长”。果然, 兰公死后,其孝道秘法、宝经金丹、铜符铁券,为许 逊所得。

  (三)吴猛、许 逊皆得道于谌母。《墉城集仙录》称谌母“密修道法,积数十年,…… 吴猛、许逊自高阳南游,诣母,请传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 关于许逊的籍贯,《云笈七》说是南昌人。《十二真君传》记许逊籍贯为汝南,《孝 道吴 许二真君传》谓许逊“望本高阳”。汝南许氏是汉代主持“元旦评” 的名流,高阳 许氏是魏晋北朝的名门。这或许是为了神化许逊而有意的攀附。神功妙济真君旌阳祖师感天大帝许逊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