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人物 > 正文

丘处机雪山鸣道

时间:2019-12-19 12:51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公元1222年(元太祖十七年)2月,在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雪山上,一行人在艰苦跋涉。这一行人中,大多数是蒙古族兵丁,却有10个人是道长打扮。其中中间马匹上的老道长面容清癯,鹤发童颜,他便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
 

  公元1222年(元太祖十七年)2月,在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雪山上,一行人在艰苦跋涉。这一行人中,大多数是蒙古族兵丁,却有10个人是道长打扮。其中中间马匹上的老道长面容清癯,鹤发童颜,他便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丘处机此次是应成吉思汗之召,从两万里外的山东莱州迤逦西行。这一年,丘处机75岁。

  丘处机是我国全真道始创人王重阳所收7个高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王重阳行道山东时投入门下,得赐名处机,号长春子。王重阳羽化后,丘处机入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穴居6年,后又隐于陇州龙门潜修7年,“真积力久,学道乃成”。公元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春,丘处机曾被召至京师,后又还山。以后,金、宋朝廷都有召请,但皆不赴。成吉思汗远征西域,公元1219年(金兴定三年)12月遣使来召,丘处机以70余高龄,率弟子应召奔赴大雪山。

  成吉思汗召请丘处机的初衷,是闻其有 “长生不老之术”,而丘处机的应召却另有宏愿。当其初行,有诗云:“旌旗猎猎马萧萧,北望燕师渡石桥。万里欲行沙漠路,三春遽别海山遥。良朋出塞同归雁,破帽经霜更续貂。一自玄元西去后,到今无似北庭召。”诗中感慨老子(玄元)西渡流沙化胡之后,道教中再无人西渡化胡。长春子自比老子西行,化胡成道才是他的真正目的。这一思想在他题阎立本《太上过关图》诗中表现得更清楚:“蜀郡西游日,函关东别时,群胡皆稽首,大道复开基。”“化胡”的内涵明显不是养生修仙,而是意在弭平战乱。

  且说丘处机一行进入的大雪山,正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的行营所在地。闻报丘处机一行已到,大汗便下令派甲士千人护送他们过铁门关(位于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始建于三国时期,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铁门关“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丘处机一行在甲士的护送下,顺利通关,随后又渡过阿姆河,终于于公元1222年(元太祖十七年)4月初抵达成吉思汗行营。

  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分外高兴,特赐美食,设庐帐,优厚犒劳。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问起“长生之药”时,丘处机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到自己沿途所见蒙古军西征造成的残破景象,深感这与全真道的道旨极不相称,于是进言说:“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成吉思汗尽管心中急于知道长生之道,但觉得丘处机所言有理,便点头称是。丘处机又进言说:“治国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点头同意,并且马上转入正题,继续追问丘处机有什么长生不老药献给他。丘处机说:“世上只有卫生之道,可使人延年益寿,从来没有长生之药可以保永生。” 丘处机举例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结果只活了50虚岁;开辟从长安到欧洲罗马帝国‘丝绸之路’的汉武帝,迷信长生不老药,服过仙丹,也只不过活了70虚岁。” 丘处机感慨道:“短命者,大多不懂卫生之道。” 成吉思汗问道:“何谓卫生之道?”丘处机解释说:“清心寡欲为要,一是清除杂念,二是减少私欲,三是保持心地宁静。”

  丘处机的这些见解,虽然同成吉思汗挥军西征的现实不无抵触,但却打动了成吉思汗的心。于是,成吉思汗饱含激情地说:“您真乃天赐仙翁,句句真言,使我茅塞顿开,眼明心亮。”他命大臣耶律楚材速将丘处机所言一一记录在案,以便训戒诸子和将臣,并赐给丘处机虎符及玺书。

  丘处机在成吉思汗左右呆了近一年,在第二年(公元1223年)的3月辞汗东归。丘处机回到燕京(今北京)后,成吉思汗下旨赐太极宫为其修行之所,并尊其为“大宗师”。由此,全真道得以大盛。不久,成吉思汗又下旨改赐太极宫名为长春宫,且遣使慰问,诏书中道:“我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我也。”丘处机雪山鸣道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