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文化 > 正文

修身之道|慈善为本

时间:2019-12-18 21:42     来源:《道教》     作者:石磊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道家重人的自我修养,是因为人要想达到道家的境界,除了修养别无他途。而修养的可能性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
 

  道家重人的自我修养,是因为人要想达到道家的境界,除了修养别无他途。而修养的可能性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

  老庄视人的本性为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可以使人与人、人与物相处而彼此平安无事。这种自然性究其根底是人的善性。人人可以返朴归真,回到人性的本来样子,意味着人人具有善性。人性的邪恶是后天造成的,是唐尧、虞舜这些圣人治理天下和儒学、墨学等宣扬自己的理论使人有了欲望,而欲望是人的邪恶之源。

  老庄要改造人们业已形成的性情,尽管现实的人性与他们理想的人性有很大的距离。他们对此抱有信心,喋喋不休,实际上太迂腐了。社会正进行着激烈的军事争夺,放下武器者就有失败,就有死亡。老、庄的理论就是要人放下武器,善意可嘉,实行则不可能,这不影响他们以善为本论说自我的人生与社会谋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人性善还是性恶,春秋战国有一场论争。

  孟子说人性善,恻隐之心人人都有,不是善又是什么呢?

  曾就学于孟子的告子说人性没有善和不善。

  同时有人认为人性可以善,也可以不善,周武王、周文王出现,人们就向善;周幽王、周厉王出现,人们就暴虐。有人认为,人性有善也有不善,贤君会有奸臣,顽父会有孝子,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而战国晚期的儒家集大成者荀子干脆说:人性恶,孟子说人性善,是不知道人性的根本。人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因此生出了种种事端,弄得礼义沦丧,不是人性恶又是什么?

  老子和庄子没有明确地树起人性善的旗帜,但他们向善,以善为人性的根本,也为修身的根本。按照他们的想法,人性本善,是名利权势、仁义智把人的思想搅乱,使人失去了本性。所以,他们鼓动人们向善,老子就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是劝人向善最为有力的鼓吹。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与人相互感应,人做了好事,天会予以奖励:人做了坏事,天会予以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天与人既然相互感应,人要求助于天,自然不能够做坏事,而要力求多做好事,受到天的帮助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人们总喜欢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直相沿到现在。实际的情形远不是这样简单,天人感应是人的主观臆断,善恶的报应也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即使西汉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天人感应,善恶的报应也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必然规律。司马迁为商朝末年的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立传,说伯夷、叔齐为被周武王消灭了的商王朝守节,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王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最后真的是饿死了。这使司马迁很感伤,并从伯夷、叔齐想到孔子最有才学的弟子颜回,颜回有才华,勤奋好学,安贫乐道,常常是食不足以饱腹,早早就病死了。而杀人越货,聚党横行的盗跖却终身逸乐,得享天年。这使他不禁发问:“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究竟是真,还是假呢?

  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与怀疑天道能够劝善惩恶的大有人在,当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时候,不管他的天人感应思想怎样执着,向善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基于善,老子和庄子太多地看到了社会的不善。修身,就是要除不善而为善,是要以个人的小善造就人类的大善。但个人的修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可以步入他们理想的社会境界,到那时候,个人的行为就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老庄很少直接说他们就是要改造社会,但内心是要通过对个人的改造,完成对整个社会的改造,返朴归真,以使人回到原始状态,带动社会回到原始状态,“朴”与“真”蕴涵了善。

  以“慈”为善

  老子说他有三件法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仁慈。

  俭为节俭。

  不敢为天下先为可以处在别人之先时也处在别人之后。

  这是老子以退为进之术,所以他说仁慈就能勇敢,节俭就能宽广,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慈”,本根为善。行慈、守慈,可以说是行善、守善。这与社会现实并不吻合。社会生活中的人性趋恶,导致人之道与天之道迥然有异。他看天之道就像拉弓,高的把它压低,低的把它升高,拉满了就减一点力气,拉得不够就再加一把劲。并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是这样,减少不足的,以供给有余的人。”

  换句话说:天道趋善,人道趋恶。老子要使趋恶的人趋善,以仁慈为法宝,既是行善从自我做起,又是以仁慈感染、战胜外在事物。

  老子说的慈,在孔子则说仁,仁者爱人,不是慈又是什么呢?在孟子则说恻隐之心,尽管他说过男女授受不亲,但遇上嫂子掉到水里,不援手相救就会死亡,孟子说,不救的人是禽兽,只说是违背了礼,不知道这是礼的变通。

  道与儒,“道”不同不相为谋,两家有共通的地方,都相信性善的感召力。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统治者就可以垂拱而冶,不需要格外的劳神费力。

  孟子说的尊敬自家的老人推及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及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就可以在手掌上运转了。

  老子也说了类似于孔子和孟子的话,认为慈爱有无穷的威力,用于战争,战则必胜:用于防卫,守则必固。老子以慈为本对待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事物,所以他常在劝人退让,进取也是以退为进,希望能够改造人间的生活方式,使人之道也像天之道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要富者救济贫穷,使贫穷的人不至于食不饱腹、衣不暖身。如此的均贫富,是仁爱的结果。庄子则有和老子不同的表达方式,他反对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争夺,各人自守其性,各得其自然也就可以了,对于诸侯逐鹿,杀人越货十分反感。他曾经辛辣地讽刺从事战争的诸侯都很渺小,是不希望社会上存在战争批评诸侯施行的刑罚,说刑罚害了百姓的性命,使天下满是死亡;都是源于国家应该求善、人应该行善而不为恶。以致他们对儒学仁义的反对,也是出于对天下人的爱心,因为仁义搞乱了人心,使人为恶而不为善。

  所以,庄子强调人要“真”,人应该谨修慎守以求真,唯有“真”才能精诚动人,唯有“真”才能事亲慈孝,事君忠贞,而“真”以善为本色,受于自然,不可变易。

  不善人之师与善人之资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至今听起来仍然觉得真切,他道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理,每一个人都有所能、有所不能,德行有所善,有所不善,以人为师是不可少的。

  老子没有这样说,但他说:善人是不善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借鉴。他突出“善”与“不善”,主要针对人的德行,要人以后天的学习求善,使不善的人和善,使善的人其善更加完美。它的意义即在人的德行,又不尽在德行。

  人从来就不可能尽善尽美,德行不够完善人自然应该以德行完善的人为老师,以寻求自我道德的完善。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德行的不完善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可能的。这本是一般的道理,问题是能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切实地追求道德的完善。

  孔子有一个叫子路的弟子,好勇力而性情刚直,为人粗鲁缺少礼貌,后来拜在孔子的门下学礼,除了直率一仍如故,真的是把礼学到了家。后来他在卫国的内乱中,被人砍翻在地,帽带子也被砍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帽子也是应该戴套在头上的。”说着,系好自己的帽带子,就在这当口上,他被人杀死了。

  道德的完善到了迂腐的地步并不可取,但对道德完善的正常追求是不可少的,大到关系治国,小到关系治家及个人的命运,不能够掉以轻心。

  历史上暴虐的周厉王,不以邵公为师,以杀戮禁止人民对朝政的批评,百姓道路以目,自以为得计的周厉王,最终被赶下了台。唐太宗以魏征为师,时时以魏征的诤诤谏言纠正自己的过失,于是有历史称道的“贞观之治”。

  人们总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真正构成这面镜子的材料是历史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人生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习是人们的共识。

  需要学习并不等于善于学习,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会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出生活的意义。

  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并不精于治理国家。儒生陆贾去看他,劝他学习《诗》、,刘邦很反感。大声呵叱:“你老子是在马上打的天下,要《诗》干什么?”陆贾直言相抗:“你能够在马上打天下,你能够在马上守天下吗?商汤王、周武王逆取而顺守,文武并用,长治久安。如果秦始皇平定天下以后,施行仁义,效法先王,哪里还有您的天下呢?”刘邦悟性极好,听出其中的道理,连忙说:“你为我写书,总结秦王朝之所以灭亡,汉王朝之所以兴盛的原因。”这以后才使西汉王朝有了自己的面貌。

  从善中可以得到善,从不善中也可以得到善,看人怎样从善与不善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人们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有耐心去进行自我的完善,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是筑台九层,功亏一篑。

  以人为师,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完善之外的诸多方面,寻求完美,关键在于自身。只要去求,就会得到善,人应该追寻。修身之道|慈善为本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