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文化 > 正文

老子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时间:2019-12-18 20:36     来源:《东岳论丛》     作者:周立升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总体性范畴。道的层次展开,溶铸了老子哲学框架结构;道的义蕴的阐发,成为这个结构的丰富内容。因此,只有对道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予以条分缕析,才能分辨其经纬,掌握其实质。
 

  【摘要】:正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总体性范畴.道的层次展开,溶铸了老子哲学框架结构;道的义蕴的阐发,成为这个结构的丰富内容.因此,只有对道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予以条分缕析,才能分辨其经纬,掌握其实质. 一、无为自化的天道观儒家重名教,道家贵自然.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其天道观是无为自化的自然主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引文据王弼本并参以帛书本,下同)何谓自然?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自己如此.“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

  【关键词】: 道家 人法 哲学宇宙论 老子哲学 儒家 引文 道法自然 神观念 道论 无名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总体性范畴。道的层次展开,溶铸了老子哲学框架结构;道的义蕴的阐发,成为这个结构的丰富内容。因此,只有对道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予以条分缕析,才能分辨其经纬,掌握其实质。

  一、无为自化的天道观

  儒家重名教,道家贵自然。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其天道观是无为自化的自然主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引文据王弼本并参以帛书本,下同)何谓自然?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自己如此。“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用老子的话说,叫做无为自化,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就是“道”性自然而法其自性。并非在道之外,别有一个自然,道要以它为法则。老子关于道性自然的思想,在其他章节中也可得到印证。如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器”通行本作势,此以帛书)。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生万物,德畜万物,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就在于它对万物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既然道性自然,没有谁来干预它,它也不去干涉谁,那么,效法道的天、地、人也必以自然为理法,并且其本性也同道一样,无为自化,自然而然。老子的这种自然主义思想,是对当时传统的天命神学的挑战,反映了春秋末期理论性觉醒和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殷周以来的天命神学,其理论基础就是带有自然崇拜特点的天神观念和天人感应思想。老子在天道观上的巨大贡献,是他以自然无为的道打倒了主宰一切的上帝,推翻了天国,剔除了天的人格神的含义。他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道体是盅虚的,这盅虚之体并非一无所有,它含有无尽的创造潜力,它的功能和效用也是永不穷竭的。它创造了一切,是万物的宗主,连上帝也不例外。《老子》还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

  老子认为天地就是苍天和大地,它是个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所特有的感情、意志和价值意识。它是不仁的,因为它无私无为,无所偏爱。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生长消亡,没有什么天神地祇的主宰和支配。整个宇宙,犹如太虚(橐)在自然的运转变化,阴阳絪緼(籥),万物生生不息。这里,没有任何主宰者君临天地之上,来发号施令或指挥安排。

  老子的无为自化的天道观,一方面是对殷周以来传统神学天道观的批判和扬弃,另一方面又是春秋以来自然天道观的继承和发展。春秋时期,天道自然思想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天道范畴的改造上。在天人之辨的思潮中,一些开明人士以天人之分的思想,剔除了传统天道观中所蕴含的天神观念,将自然现象本身的一些固有法则,特别是天体运行和时序变化的规律,纳入天道范畴之中,使天道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的理性思维还不能将感性的具体升华为理论的系统,建构为自然哲学的体系。如叔兴、子产、史墨、晏婴等人,尽管他们发表了一些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但由于这此见解多属就事论事或以简单的比附代替论证,显得片断零碎,缺乏理论的系统和深度。

  老子则不然,他以道论为基石,把天道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体系,从而对自然性的天的生成、演化及其规律,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建构了具有相当深度的宇宙哲学。

  当然,老子的自然主义的天道观,虽然是全新的东西,但它毕竟是从旧的母体中脱胎出来的,因此仍带有旧观念的印记。例如他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七十三章)这是承认天有厌恶的感情,天所厌恶的是那些违背天道、违犯自然之性的人。把人的好恶之情移植于自然之天,明显地带有宗教神学的意味。如“天道无视,常与善人。”(七十九章)所谓“常与善人”,是说自然天道总是施惠于善德之人,说明上天的偏爱心,明显地注入了主观的情意。《老子》又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六十章)这是说,用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灵了,神祇也不侵害人了。老子没有从根本上否定鬼神的存在。老子天道自然思想的不彻底性,暴露了他的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

  二、有物混成的宇宙论

  老子哲学的总体结构,是其以道论为基石的范畴体系的展开。他把“天道”纳入“道”这一总体性范畴之中,从而对道的性质和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作了全新的解释,首次出现了由理论思想所建构的哲学宇宙论。

  天地万物如何产生的?天地万物出现之前宇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在科学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只能加以猜测。老子反殷周以来的传统宗教观念,从理论上断定天地未辟的洪荒时代,宇宙是一团混沌的实体,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这个混成之物客观地存在着,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人的意志既不能支配它,也不能改变它。它没有什么目的,是一种天然的存在,所谓“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个混成之物没有名称。(“吾不知其名”)然而没有名称,老子又怎能表述自己的思想呢?故“字之曰道”,或“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其大无外”,无所不包。道是混成之物,是客观的,它没有边际,是无限的。

  当然,仅从道是客观的、无限的出发,并不能证明道是实存的,因为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同样也是客观的、无限的。不过,老子的所谓“混成之物”,与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迥然有别,它是指宇宙初始阶段混然一体的原始状态,即天地未判、万物未成以前的太初世界。而绝对精神之类绝不会是“有物混成”,在中外哲学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客观主义者,论证他的“理念”、“绝对精神”或“理”是“有物混成”或叫“混成之物”。

  有的论者认为,混沌是物质性的存在,而老子的道是虚而不实的,是虚构的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其实不然,《老子》书中,对道的描述最为详备,此种描述多是对道的特征和功能的阐释与概括,并兼及对道的实存性的理论证明。譬如,在谈到“道之为物”时所强调的“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在谈到所处的态势时所申明的“微”、“希”、“夷”以及“其上不悠”、“其下不惚”(王本作‘其上不徼,其下不昧”,今从帛书本)。应当指出的是,老子在他的哲学宇宙论中,提出了朴和器的范畴。并运用这对范畴生动而具体地阐明了道与物的关系,论述了道作为太初混沌的实有性。《老子》说:

  道常无名、朴。(三十二章)

  朴散则为器。(二十八章)

  “无名”和“朴”都是对逆的称谓。老子有时又叫它“无名之朴。”(三十七章)何为朴?朴是没有雕琢的木,即木之未制成器者。《说文》:“朴,木素也。”魏源在《老子本义》中注“道常无名,朴虽小”云:“朴之为物,未雕未琢,其体希微不可见,故无名。然天地之始,万物恃之以生。”(见《诸子集成》)又,注“朴散则为器”云:“朴不可以一器名,及太朴既散,而后形而上之道,为形而下之器矣。以道制器,则器反为朴。”(同上)这说明,《老子》以朴喻道,是很恰当的。“朴”作为一种原始的无固定形态的物质原质,它是各种具体器物的素材,而不是各种具体器物本身。但是,任何具体器物都是由这种素材演化而成的,没有朴也就没有器。同时,各种具体的器在运动中还要“复归于朴”,即“器反为朴”。老子关于“朴”、“器”关系的论述,不仅巧妙地阐明了道的物质性,而且也十分自然地说明了道与器的关系。中国哲学中的道器范畴,在这里初露端倪。战国时期《易传》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盖是对老子“朴”、“器”范畴的改造和引申。

  对道的实存性,《老子》书中直接和间接的论述颇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下述段:

  道之为物,惟恍推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这是说,道是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不过,在恍惚之中却有形象,有实物,在窈冥之中又有精质,且这精质是实实在在的。主张老子哲学是唯物论的人,大多依它作为自己的论据。然而,老子又认为,这个道是不易感知的,是“无物”。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悠,其下不惚。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三章)

  这是说,道是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的。它是“无物”。主张老子哲学是唯心论的人,则多依它作为论据。

  那么老子是不是自相矛盾呢?不是的。实际上,这两段话是相互补充、互为表里的。所谓“无状”,是指无固定形状,无固定形状也是一种形状,即“无状之状”,并非虚无。所谓“无象”,是说无具体物象,无具体物象也是一种物象,即“无物之象”,并非空无所有。“湛兮,似或存”(四章),“绵绵兮,若存”(六章),都是明证。

  有人说,《老子》用了个“似”字和“若”字,说明并未肯定道的真实存在,只是“好象”存在罢了。问题似乎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但这不是其实质。其实质是老子面对茫茫宇宙,遇到了一种难言之苦。道作为万物之母,它不是有形、有象、有声、有色的具体之“有”,而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微”、“希”、“夷”的统一体,是一种超感官的存在。对这种超感官的存在,老子要论说它,但有些地方又说不出来,他想把它说清楚,却总又说不十分明白。究其原因无非是,一方面受了时代思维水平的限制,另方面则是受了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对这种时代的尖端问题,老子能够表述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证明了这一点。老子的贡献是,他将认识的对象从“世俗领域”推进了人们日常所能感知的范围之外,不仅拓宽了人类认识的领域,而且冲击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是古代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从实存性的局面看,道具有许多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归结起来,有下述几点:

  (一)道是“有”与“无”的统一。

  “有”和“无”这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就本来的意义讲,这对范畴也是出于对经验的体认。一个具体事物总是既有实体部分,又有虚空部分。老子从经验出发,将事物的实体部分称为“有”,而将其虚空部分称为“无”。世界上没有不是“有”“无”统一的事物。但老子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揭示具体事物的性状,而是要探寻作为“万物之母”的道的本质,揭示这个宇宙本原同具体事物的差异和联系。由于道是一种超感官的存在,因此它相对于具体的有而言,是“无”,而相对于虚无来说,又是“有”。道的有和无,是不同于具体事物的有和无的。前者是无形、无象的,后者是有形、有象的。对无形、无象的东西,人们是无法直接用感官去感知的,在这里经验与常识无济于事,只有直觉思维才能把握它。所以道作为有与无的统一,仅仅是直觉思维的辩证统一,而不是感性的具体统一。这是老子对道所作的哲学证明,也是他高于同代甚至后代人的地方。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3页)老子就是在古代哲学的证明上迈出的第一步,其思想之深邃是值得称颂的。

  (二)道是无限的。

  老子既然用道作为他的理论基石,就必然用道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对于感官所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来说,这是比较好办的,问题在于如何解释无限大的宏观世界或宇观世界,即大宇宙,以及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即小宇宙。这确实是个难题,而老子并不回避。首先,他把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三十五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三十四章)“大象无形。”(四十一章)他的结论是:“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六十七章)这是说道是无限大的,它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因为它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所以它才是道。后来的道家人物,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概括:“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管子,心术上》)

  对于小宇宙老子也作了解释。他说: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三十四章)

  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三十二章)

  这是说道体流行,无所不到。它是无细不入的。后期的道家,将它概括为“其小无内”(《管子·心术上》)即无限小。

  (三)道是连绵不绝的。

  道不仅是无限的,而且也是连绵不绝没有间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一者,其上不悠,其下不惚,绳绳兮不可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三章)这是说,道是广大无边、周流不息的,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从空间说,道是无限的,从时间说,它是无始无终的,既没有开端(不见其首),也不会结束(不见其后)。它包裹天地,察授无形,永远在时空中运行着。

  从上述几个特征可以看出,道是一种实有的东西,它是“谷神”,如渊,如盅(冲),具有无穷无尽的生发力。

  三、道生万物的演化论

  道是宇宙的本原,是“有”与“无”的统一,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因为它的态势是似有、非有,似存、非存的。但就万物的生化源流、本末关系说,它则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和始基。“道者,万物之奥。”(奥犹主,帛书作注,读为主,六十二章)“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这是说,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关于道为万物之源的思想,在《老子》书中非常的明显和突出。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老子还用“谷”、“盅”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玄牝之门”来说明道是天地根源。整个宇宙犹如“橐籥”一般,“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运行,万物化生。

  在论证道生天地,又生万物的过程中,老子表述他的关于宇宙生成和万物演化的思想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创生天地万物有一个过程,表现出一种演进的程序,即由单一到繁多,由简单到复杂,是个不断分化衍生的活动历程。

  关于“道生一”,许多注老学者认为,这儿的“一”就是道,是指道的统一体。我们认为不是的。如果“一”就是道,那么“道生一”便成了“道生道”或“一生一”,“道”也就不是原初阶段的统一体了。有的说,“道生一”并非说道先生出一,而是说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这是将“生”训为“呈现”,与《老子》原义:“道”是原初的基质,“一”是由道产生的不符。那么,“一”是指什么呢?“一”就是气,气是道发展的产物。因此,“道生一”就是道生气。《庄子·至乐》说:“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所谓“杂乎芒芴之间”就是指恍惚窈冥的道,所谓“变而有气”则是指由道衍生出气,也就是“道生一”。“道生一”作为宇宙衍化的第一步,是从无形质向有形质的过渡,可称作气化阶段的第一期。道是“无”,气是“有”,但还不是具体物的“有”。气分阴阳,形成天地(阳气清扬而为天,阴气浊滞而为地),这就是“一生二”,是宇宙演化的第二步,可称作气化阶段的第二期。阴阳冲涌、天地絪緼,出现一种均调和谐状态,二合一为三,这就是“二生三”。由阴阳合和或天地合和,从而产生万物,这即是《老子》说的“三生万物”,宇宙衍化的第三步,可称作物化阶段。

  这个无生有的过程,也就是宇宙生成、衍化的过程。可以把它简化为:道(无)→一(有)→二(阴阳)→三(阴阳合或天地合)→万物。

  老子的宇宙衍生论,对后世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影响极大。特别在战国时期和两汉时期,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太极说、精气说、元气说、浑天说、盖天说相继问世。不论哪家、哪派,不论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都必须正视《老子》,经过《老子》,从它那儿吸取各自所需要的养分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四、“惟道是从”的规律论

  道既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宗主,同时也是万物生化的内在秩序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在老子看来,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后又复归于道。无→有→无或道→物→道,这便是道的一个总的循环运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道的运动有它自身的固有秩序,它“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道的运动过程也是客观的,它“独立而不改。”(同上)因此,老子要人们“知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十四章),只有把握住“道”的规律,才能驾驭具体事物,因为具体事物都是以道为转移的。《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事物发展的具体规律,都要服从道这一总规律。但是,总规律不可能包括具体规律的全部内容,因而在各个具体规律里面,除表现出总规律的共同性外,还存在着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这就有“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区分。如说:

  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

  天道无亲。(七十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九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七十三章)

  “天道”和“道”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之道”通行本作“圣人之道”,今据帛书。八十一章)

  老子看到了事物不同,其发展规律也各异。因此他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如果背道而驰,就叫做“不道”,“不道”就会“早已”。(五十五章)

  有的论者认为,老子的道即使具有规律的性质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观念性的,因为它的道是超时空的绝对。

  老子的道是不是超时空的绝对,这要具体分析。《老子》书中没有专门论述时空的文字。不过,关于道与时空的关系在不同的场合也透露出一些信息。如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域中”即是空间之中,既然道在域中,当然它不会超空间。道是无限大的,又是无限小的,它充满空间没有极限,与空间同在。《老子》书中,“久”凡十见,“久”也就是时间。如说:“天长地久。”(七章)天、地都要以“道”为法,道生天地,当然道比天、地更要久。道是恒亘古今的,“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二十一章)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就表现为时间,道既然“周行而不殆”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当然不会超时间。时间是无始无终的,道也是既无开端也无结尾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它是与时间共存的。总之,老子的道是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着的绝对,但它不是观念性的,因为它“莫之命而恒自然”(五十一章)。

  老子的哲学产生于春秋末期,作为比较完整的哲学宇宙论来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超越时代,老子哲学作为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形态之一,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缺陷和漏洞,甚至有自相矛盾处。这表明了他的唯物论的不彻底性。

  首先,老子把道作为他哲学的最高范畴,这是一大创见。但是,他的道却“一身而数任焉”。就是说,它既是宇宙本体,又是万物之源,还是客观规律。这儿,老子把物质实体和物质的运动的规律混为一谈了。好象不是由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呈现为规律,反而是由于规律的运行才产生出天地万物来。规律产生物,那自然是先有规律后有物了,同时必然逻辑地导出规律是脱离物质载体的规律。老子就是这样不自觉的给唯心主义留下了一块地盘。

  其次,老子在运用概念时有许多不严密、不科学之处。比如,他用“无”来表示道、界说道。“无”是有其确切的内涵的,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无”往往与虚无纠缠在一起,尽管老子的“无生有”命题有其固有的内容,但是它却给人以含混不清的印象。另外,老子也没有阐述作为辩证法范畴的“无”与作为本体论说范畴的“无”的本质区别之所在,极易使人误解为道即是虚无。

  《老子》一书对道的描绘的确煞费了苦心。然而这种描绘仍有许多不精确、欠妥当之处。如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好象没有物而先有象,象在物先,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再者,老子用“湛”、“幽”、“冥”、“微”、“希”、“夷”、“寂”、“寥”等玄奥深邃的字眼来形容道。在他的笔下,道竟然成了一个难以思议、无法捉摸的东西了。这也给后人对道产生歧异的理解,埋下了伏线。正是老子哲学本身所存在的内在矛盾,使后代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或者继承它,丰富它;或者修正它,利用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围绕着老子哲学一直进行着尖锐激烈的斗争。老子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东岳论丛》1990年第2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