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文化 > 正文

全真道老学微旨论

时间:2019-12-18 20:32     来源:《昆嵛山与全真道——全     作者:刘固盛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全真道是在金代兴起的一派新道教,创始人为王重阳,弟子有马钰、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七人,即“七真”。其教义主要以“三教圆融”、“见心识性”、“性命双修”为特点。
 

  全真道是在金代兴起的一派新道教,创始人为王重阳,弟子有马钰、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七人,即“七真”。其教义主要以“三教圆融”、“见心识性”、“性命双修”为特点。

  全真道在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时,公开地吸纳理学及禅宗的有益成分,这一点,在该派的老学思想中均有反映,尤其是以“理”解《老》的倾向十分明显。他们的此种阐发,不仅促进了老学的发展,而且对全真派立教理论的最终成熟定型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

  全真道提倡性命双修,反对符箓、黄白之术。王重阳云:“本来真性唤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衮出入仙坛。”[1]这里明确指出,成仙的关键并非在于肉体飞升,长生不死,而是要通过不染不思之途径除去妄想,以凸显“本来真性”。关于这一教旨的变革源流,元代虞集有一个简要的总结:

  汉代所谓道家之言,盖以黄老为宗,清静无为为本。其流弊以长生不死为要,谓之金丹。金表不坏,丹言纯阳也。其后变为禁祝祷祈、章醮符箓之类,抑末之甚矣。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甚。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2]

  全真道被认为是对符箓之类旧道派的革新,而此种革新,从实质上来说,则可能更加符合老子之道的精神实质。元代徐琰云:

  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箓,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迨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嵛,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老氏所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庄生所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外天地,遗万物”,“深根宁极”,“才全而德不形者”,全真有之。老庄之道,于是乎始合。[3]

  道教人士将老庄(主要是老子)之道解释为神仙法术的做法,宋代以后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于是,老学与仙道方术发生了偏离,学者们纷纷对《老子》进行具有时代新意的阐发,老学面貌焕然一新。全真道立教时同样以老子为宗,那么,其明心见性的“全真”理论亦可认为是对老子之道的一种重新发挥和运用,而徐琰等学者更认为只有全真道才真正体会到了老子之大旨。

  我们知道,全真道立教是以三教合一之理念为基石的,如王重阳诗云:“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会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洪。精神气候谁能比,日月星辰自可同。达理识文清净得,晴空上面观虚空。”[4]认为儒、道、释三教乃是一家,可以融会贯通。又如全真门下的陈致虚《金丹大要》说:“三教之道,一也。圣人无两心,佛则云明心见性,儒则云正心诚意,道则云澄其心而神自清,语殊而心同。是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然所言心却非肉团之心也,当知此心乃天地正中之心也,当知此心乃性命之原也。是《中庸》云天命之谓性,《大道歌》云神是性兮气是命,达磨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三教之道,皆当明性与命也。”从心性的角度阐明三教为一之旨,可谓紧紧抓住了全真道教理发展的时代精神。正因为如此,全真道不仅吸收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而且受理学的影响也很深,其对《老子》的阐述,便多有从理学的角度进行发挥者。

  柳存仁先生曾说:“王喆(重阳)教旨的伦理性比宗教性来得强,它强调老子传统中的纯净及缄默,另外再加上忠孝的观念,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5]所谓伦理性,即指儒家的忠孝观念,将儒家伦理与老子思想结合在一起,是全真道的基本特色之一。据《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载:“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将孝经与道教最高经典《道德经》并列,将儒家的正心诚意与老子的少私寡欲等同,反映了王重阳对儒家学说也即理学的重视。虽然早期全真道士中并没有人专门为《老子》作注,但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老子时,仍可以看出其浓厚的理学色彩。

  有为、无为是老子哲学中一对极重要的范畴,全真道士则将其理解为内外兼修之方法。尹志平《北游语录》云:“说有为者教门用力,说无为者万缘齐断,一物也无,时时刻刻心地下功,便是圣贤佑助也。”有为又称外日用,即外修;无为又称内日用,即内炼。那么,内外日用到底指什么呢?尹志平之师丘处机在《寄西州道友书》中有一论述:

  又问内外日用。丘曰:“舍己从人,克己复礼,乃外日用;饶人忍辱,绝尽思虑,物物心体,乃内日用。”次日又问内外日用。丘曰:“先人后己,以己方人,乃外日用;清静做修行,乃内日用。”

  如果说内日用中的“忍辱”、“清静”、“绝尽思虑”仍属于老子之道的基本内容,那么外日用要求的“舍己从人”、“先己后人”、“克己复礼”等等,则完全属于理学所要阐扬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即是说,老子的有为,被理解成为了儒家的道德践履。

  又如《老子》“致虚极”章云:“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句中的“常”义蕴丰富,丘处机则将“常”解释成“平常”,并发挥曰:

  平常即真常也。心应万变,不为物迁,常应清静,渐入真道,平常是道也。世人所以不得平常者,为心无主宰,情逐物流,其气耗散于众窍之中。孟子之说为至,云:“志者,气之帅也。”人能以志帅气,不令耗散,则化成光明,积之成大光明。……孔子说中道,亦平常之义。[6]

  将老子之“常”理解为“平常”之后,又进一步将其与孔孟之说联系起来,于是,老子之道被阐发成了一种心性修炼,“平常心”亦成了丘处机、尹志平师徒常用的概念。尹志平《北游语录》云:

  道本无为,惟其了心而已。治其心得至于平常,则其道自生。

  将平常心的概念引入老学以后,修道也就变成了修心,道与心成了一致的范畴。不惟道与心一致,道与理也被认为是相同的,尹志平《北游语录》明确说:“理者,道也。”将理学之“理”与道等同起来。因此,在全真道的老学思想中,道、理、心是互相连结的,诚如《玄教大公案》一书所云:“夫天下犹一身,天道即本心,心虚明则天理昭彰,乃知道在自身,向外求则远矣;明在本心,向内观则昧矣。”道、理、心在这里获得了统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全真道实际上是把心性修炼视为对老子之道的一种具体实践,而此种实践又是在理学的影响下进行的。

  二

  全真道以“理”解《老》的特点,在李道纯的老学著作《道德会元》中有具体的体现。李道纯(1219—1296)本为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二传弟子,后来加入了全真道。其老学著作为《道德会元》,自称解《老》目的是要“俾诸后学密探熟味,随其所解而入,庶不堕于偏枯,会至道以归元也”[7]。实际上,他在领悟老子的“至道”时,是大量吸收理学中的有益成分,将理学思想与老子之道论融合在一起。

  李道纯对理学素有研究,因此,他于理学的吸收完全是自觉进行的。他说:“引儒释之理证道,使学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见。”[8]提倡三教合一,其中自然包括了对理学的重视。正因为如此,他对白玉蟾的以“理”解《老》相当佩服,认为《道德宝章》“颇合符节”[9],而《老子》其他诸解,大都各执一端,有失老子这位圣人的本意。所以,李道纯关于《老子》的注解,很注意融会理学的思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其一, 注《老》时将道教的性命双修与儒家的性命之学相互贯通。

  将心性之说与《老子》之道论相贯通,借《老子》而阐发其性命双修思想,是李道纯解《老》的一个重点。《道德会元·究理》云:

  无欲者,无心作为自然也。有欲者,有心运用工夫也。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全其性也。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徼,全其命也。有与无,性与命,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有无交入,性命双全也。

  老子的无欲、有欲,无为、有为,讲的就是性命双修。李道纯进而认为,这里所说的性命,不仅指道家的性命修炼,而且指儒家的性命之学。他的弟子曾说:“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李道纯回答曰:“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10]性命之学本是“儒家正传”,因此,李道纯毫不讳言他的性命双修思想乃受到了理学的启迪,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11]。

  为了进一步论证其性命双全的思想,李道纯又引入了理学家惯用的道心、人心范畴。他注《老子》“使我介然有所知”一语曰:“有所知则道心坚固,不失其守。”那么,又该怎样理解“道心”呢?李氏曰: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谓微妙而难见也;人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虽人心亦有道心,虽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动静之间尔。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著,到此,有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12]

  人心与道心相当于李氏所说的妄心和照心,通过他的说解,理学家大力宣讲的“十六字心传”变成了道教的心性理论。这里,李氏援用了朱熹关于人心道心的解释,认为人心中有道心,道心中有人心,而“危者安平,微者昭著”显然也是朱熹《中庸章句序》“危者安,微者著”之承袭。当然,李氏的理解亦稍有与朱子不同之处,即明确以动静来区分人心道心,动为人心,静为道心,从而强调了在修持中保持“不动”、“静”的重要性。

  主静本是道家自身的特色,这一点在《道德会元》“致虚极”章之注中也阐述得很清楚:

  致虚静笃,复命归根,纯是神妙,共向这里具眼。参学事毕,其或未然,更参末后。颂曰:致虚知妙本,静极见天心。会得个中意,河沙总是金。

  只要守静致虚,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得成大道。然而,李道纯又说:“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13]周子即周敦颐,周子之静本也来自于道家,但李氏又反过来引用周子之说,表明他接受了理学的影响。李氏又说:

  子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知万物之本,莫贵乎静。静而又静,神得其正,理所以穷,性所以尽,以至于命,超凡越圣,老子所谓清静为天下正,《大学》云定而后静。人生以静者,天性也。若复有人以静立基,向平常践履处,摄动心,除妄情,息正气,养元精,自然于寂然不动中,感通于万物也。[14]

  这是对周敦颐主静之说的发挥,静是天下万物之本,儒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离不开静,道家的性命双修,亦以静为基础,正如李氏所云:“君子奉顺天时,正心诚意而修之,故常吉。小人背理违义,肆情逐妄而悖之,故常凶。修之之要,贵在顺时,顺时之要莫若静。静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合圣,合圣而后知先天之道至是复矣。”[15]通过这样的解释,周敦颐的主静,便成为了道家的“入圣之基”,这也就难怪李道纯对周子极力推崇了:“圣哉周夫子,一言以蔽之,主于静,其为万世人天之师欤。”[16]

  其二,以中和之论释《老》。

  中和的概念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此,朱熹注曰: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17]

  中和问题是理学心性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程、吕大临、胡宏等人均有论述,而以朱熹的观点较为全面。朱熹以未发言性,已发言情,心则通乎未发、已发,统乎性情。他对中和的解释与其未发已发理论完全一致,未发指中,已发指和,“心体流行,寂然不动之处,而天命之性,体段已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18],“天命之性浑然而已,以其体而言之则曰中,以其用而言之则曰和”[19]。中和、性情、未发已发都统一于本体之心,也即统一于道,中为道之体,和为道之用,这样,中和便贯通于宇宙人生,而致天地位,万物育。实际上,朱熹关于中和的阐述,是其心性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由于李道纯深研理学,故他解《老》时也将理学家的中和理论援用进来,其注《老子》首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语曰:

  《记》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无欲观妙之义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有欲观其徼之义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即玄之又玄之义也。

  李氏以中释老子之“无欲观妙”,以和释老子之“有欲观徼”,以致中和释老子之“玄之又玄”,独具特色。而他对中和的理解,又大体上与朱熹的思想一致,如朱熹强调“至静之中无少偏倚”,李氏也特别强调静定工夫。他认为当人心静定未感外物之时,天理湛然,而一旦感于外物,便有偏倚,是故“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20],掌握了静定工夫,“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21]。于是他解释中和曰:

  《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22]

  李道纯抓住中和大做文章,以静为中,动为和,将中和、静动、未发已发互相统一。同时,他引经据典,既引儒家的言论,又引道教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并使儒道两家思想得到了全面的调和。

  朱熹论中和、未发已发时,都是以仁义礼智等儒家伦理为基础和前提的,这一点也为李道纯所吸收。他说: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正也者,天下之至当也;仁也者,天下之大公也;义也者,天下之至和也。《文言》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物足以和义。”是知仁义者,进修德业之要也;中正者,穷理尽性之要也。中正仁义,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治国则国治,周旋四海,经纬天地,巨细纤洪,无不具备。修进君子,诚能三反,昼夜用志,不分吾见,其成道也易矣。[23]

  周敦颐《太极图说》云:“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李道纯将中正仁义作了更加具体的阐发,而成为了其中和理论的一部分,认为修道者也要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根基。为了强调“中”,他又对理学家信奉的“十六字心传”中的“允执厥中”进行了发挥:

  问:“《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知中如何执?”曰:“执者,一定之辞,中者,正之中也。道心微而难见,人心危而不安,虽至人亦有人心,虽下愚亦有道心。苟能心常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难见也;若心稍偏而不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学仙之人,择一而守之不易,常执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著矣。金丹用中为玄关者,亦是这个道理。”[24]

  前面讲道,李道纯关于人心道心的观点与朱熹的看法大体上一致,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如朱熹说:“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25]正是李氏之意。而李氏强调的执中之“中”,则取其正中不偏之义,这仍然是理学家的体验工夫。李氏进而将修仙学道与之联系起来,并将中和视之为“玄门宗旨”,显示了他对中和之说的特别重视。

  实际上,李道纯以中和解《老》,完全是出于其修道立教理论的现实需要,他对性命的阐释亦是如此。而他在具体运用老子、老学时,又对理学进行了深层次的综合与融会,从而使他的老学思想衍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显示出全真道宗教哲学的时代特色。

  综上所述,全真道在教义上之所以能获得超越前人的新发展,这与他们兼容并包的立教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老学思想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全真道老学微旨论

  注释:

  [1]《重阳全真集》卷二《金丹》。

  [2]《道园学古录》卷五十《非非子幽室志》。

  [3]《甘水仙源录》卷三《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

  [4]《重阳全真集》卷一《孙公问三教》。

  [5]《道教史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6]《北游语录》卷三。

  [7][9]《道德会元·序》。

  [8]《三天易髓》。

  [10][11][24]《中和集》卷三。

  [12][13][20][21][22]《中和集》卷一。

  [14][15][16][23]《全真集玄秘要》。

  [17]《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18]《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已发未发说》。

  [19]《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中庸首章说》。

  [25]《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

  (丁鼎主编《昆嵛山与全真道——全真道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