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文化 > 正文

道教青词——传统诗词文化中的遗珠

时间:2019-12-18 20:07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游楠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在我国浩瀚瑰丽的诗词文化史上,“唐诗宋词”独领风骚。其实,由于各种社会历史等原因,在现存的诗词集录中,实则遗漏了一些极具特色的文词,道教青词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国浩瀚瑰丽的诗词文化史上,“唐诗宋词”独领风骚。其实,由于各种社会历史等原因,在现存的诗词集录中,实则遗漏了一些极具特色的文词,道教青词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时,统治者对道教一门多为贬抑的态度,故而少有斋醮活动,同时也导致了作为斋醮奏文的青词逐渐没落。所以,清廷修《四库全书》时,也没有收录青词。但是,据统计,在《全唐诗》《全唐文补遗》《全宋文》《文渊阁四库全书》等书籍中,青词则有着可观的数量。这些诗词文集中,共收录了唐人青词240余首,宋人青词1400余首。可以说,在唐宋乃至明清时期文人诗词大盛的情况下,道教青词仍然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至明朝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青词宰相”。这些人以青词邀宠,从而获得仕途上的进阶,以此而官拜宰相之人,便有“青词宰相”之称。《明史》中记载著名的“青词宰相”就有严嵩、顾鼎臣、李春芳等,由此可见当时青词之盛。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的统治者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三朝的统治阶级大多崇奉道家、道教,官方、民间的斋醮活动频繁,故而道教青词在此间大放异彩也就不足为怪了。由此可见,在唐宋文人词占据主流的那个时代,道教青词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也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青词最早记载于唐代翰林学士李肇所编著的《翰林志》中。书中有言:“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朱字,谓之青词。”此中记载的“太清宫”为唐朝皇室的家庙,供奉的是道教太上老君的老君像,以及皇室先王们的圣像。而“青词”实际上就是唐皇室用青藤纸书写的用于斋醮祭祀的祝文。由于唐玄宗敕令青藤纸为此种告文的专用书写纸,所以,自玄宗时起,这种写于青藤纸上,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便被定名为“青词”,正式记录于文献之中。而用青纸书写祭祀文书这一做法,在道教中是有经法依据和历史传承的。陶弘景在《登真隐诀》中说:“若欲上治邪病章,当用青纸,三官主邪君吏,贵青色也。上章者当以朱书青纸章也。”这种青纸朱书的用色,蕴含着丰富的宗教象征意义。在《上清灵宝济度大成全书》中就有记载:“青者,东方之色,始生之炁,纸所以用青也。以言者尚其词,词所以捈中心之所欲也。朱者,至阳之精。书以朱,以类而感格。”从以青色作为东方始生之色这一点而言,道教崇尚青色,以青色为尊,青词以青纸书写是一种对上神尊敬的表现;而朱者,有“以类感格”的作用,青词是作为向神灵奉告的文书,需要与神灵相互感通才能达到斋醮的目的。所以,用朱墨书写是为了达到灵感互通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祝告文书使用青纸朱墨体现出一种敬献神灵的仪格,故而从早期的正一道开始,便有了这种传统,直到唐玄宗发布官方敕令将其规范化。至此,翰林学士李肇才将此种告文定义为“青词”一名而流传下来。

  青词实际上就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献给天神的奏告文书,是道教科仪仪式常用的祭祀词文,又被称作“青辞”或是“清词”。另外,在文学上有一个别名叫作“绿章”。道教的斋醮仪式渊源于上古的祭祀活动,是一种人们期望能够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重要的祭祀活动都需要书写祝告词文,通过诵读的方式以上达天听。单从词文的题目和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有与生命延续相关的、天气、节日、祈求家宅安详、祈诉农事、祈求仕宦平安这6个方面的内容,后世青词也大多采用这些内容范式。但是从宗教的斋醮科仪仪式的规范来看,由于不同的祭祀活动所行之事有所不同,祭祀的祝文内容也就不尽相同。道教早期的斋醮仪式便有斋仪和醮仪之分,因此,这两种不同的斋醮仪式所使用的“斋中青词”与“奏醮青词”所书写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斋词主要是斋主专致精神以求神明时所奏的祝文,也就是斋主祈祷神明佑护的奏词。而醮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醮之词,古时“醮”为祭的别名,这种专醮之词主要就是祭礼所用的祭祀文词;而另一种是醮谢之词,是用于斋仪之后表达对神明的感谢的祝谢之词,二者的内容大不相同。早期的青词多以斋词为主。晚唐之前,青词多是祈福请愿的斋词;而在晚唐之后,青词从注重斋词转向注重醮词。使这种转向得以出现的关键人物是唐代高道杜光庭。杜光庭的青词对后来建立青词写作内容与写作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于因其大量创作醮谢之词,后世还有了“奏醮青词,只许谢过,不许祈福”这样的规定,可见杜光庭对后来青词发展转向的重要影响。

  杜光庭是青词大家,其为斋主所作的青词大多收录于其著作《广成集》中,多为醮词,且以醮谢之词为主。其言辞富有文采,而且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对现实的关怀,极大地弘扬了青词中的宗教意义,使得后世青词的创作大多受到杜光庭的影响。作为一种宗教文书,杜光庭创作的青词文辞清丽飘渺,具有浓郁的道教语言特征。并且,其诗词还通过运用大量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山川万物进行神秘化描写,以此来表达对宗教的感情和对神明的崇拜。杜光庭的创作风格是运用赡丽的语言打动神灵,从而达到向神灵谢罪、禳灾、祈求保佑的目的,以此来实现道教神仙信仰。这显示了青词作为一种宗教文体的主旨和内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此外,由于青词主要用于斋醮科仪仪式,文体还带有浓厚的仪式意味,这是青词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的另外一个特征。道教青词的基本语体是四六句式,因此,也被称为“四六金书”或“四六杂文”。其多用骈文文体,意味着青词的书写与创作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式与规范。因为骈体文大多要求对仗工整,并且一定是韵文。而优秀的骈文还讲究文辞的清丽和用典的精准,以达到文章能够有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美感的效果。使文章便于诵读,读来朗朗上口,令人神清气爽。这些都很符合道教的气质,也符合青词作为一种宗教祝文的文体要求。而且,骈文是隋唐时期官方诰文的专用文体。运用这种庄严的官方文体来书写青词,不仅将这种敬呈天神的文书与一般的世俗表章作了区别,将其神圣化,而且还表达了对神明的尊崇之情。历史上,青词的上乘之作大多都是文学与道教义理完美结合的作品。

  实际上,在道教的斋醮科仪仪式使用的文书中,并不只青词一种。但是,青词以其骈俪对偶的语体、隶事用典的文风,以及运用文学化的修辞的表达方式,使得其在具备宗教用途之外,也被许多文人墨客引借用于文人诗词的创作,被赋予了极大的文学性。从而形成了一种兼具专门用途和拥有独立形态的文章体裁,是中国诗词文化中一抹独特的形式。诗词史上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欧阳修、苏轼、李贺等,都曾引用或创作过道教青词。其实,道教青词最初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李唐皇室的太清宫。后来,虽然不再局限于太清宫,但是在中唐以前,也大多用于国家的大型斋醮仪式中,民间难以接触到青词这种祝文。直到晚唐时期,出现了一些用于其他官员的青词,意味着青词从宫廷向民间的扩散。到宋朝时,青词便发展成为“上自人主,下至臣庶”都可以使用的一种文体。至此,青词的发展达到鼎盛。甚至一度出现众多“青词宰相”,青词成为文人庶士问鼎朝堂的工具。这个时期的青词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只是自清朝后逐渐陨落,令人惋惜。

  纵观整个青词的发展历程,除却青词本身对于社会生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文人这个群体对青词的创作与引用,极大地推动了道教青词的流传,这是青词自身的魅力所产生的结果。青词将现实的宗教人文情怀与浪漫典雅的文学美感融为一体,是其最为独特的部分。道教青词以其宗教的实用功能与极具文学性的文体表达,成为唐、宋、明这三个时期一个特殊的文体形式,成为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中的一颗沧海遗珠。道教青词——传统诗词文化中的遗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