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家文化 > 正文

释家与老庄思想对谭元春创作的影响

时间:2019-12-18 19:40     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何佶颖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晚明万历年间,在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公安派争鸣不休之时,一支全新的文学流派悄然兴起,力矫流弊,再一次掀起了文学革新思潮。
 

  【摘 要】:宗教发展到晚明,经过历朝的融合碰撞,已经达到了佛道不分家、三教合一的地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作为性灵派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谭元春早年浸染佛教,晚年研习老庄,诗文受其影响亦深。因为明代佛教与道教的特殊关系,研究谭元春创作受到的佛道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有意思的。

  关键词:佛教;道教;谭元春;虚无;生死


  晚明万历年间,在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公安派争鸣不休之时,一支全新的文学流派悄然兴起,力矫流弊,再一次掀起了文学革新思潮。竟陵派⋯以主要人物钟惺和谭元春的出生地竟陵(即今湖北省天门市)得名,反对前后七子因袭泥古之风,一改公安三袁俚俗浅近之病,推崇“幽深孤峭”的风格。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湖北竟陵人。“钟谭之名满天下,谓之竞陵体”,与钟惺一起创立了竟陵派,更在天启五年钟惺离世后成为性灵派的领袖。和钟惺一样,谭元春的诗文因其“幽深孤峭”的特点,被贬称为“鬼诗”。谭元春早年浸染佛教,晚年研习老庄,诗文受其影响亦深。因为明代佛教与道教的特殊关系,研究谭元春创作受到的佛道思想的影响非常意思。

  一、佛教对于谭元春创作的总体影响释家的印记,在谭元春的创作中处处可见。

  《佛山四面佛庵建藏经阁募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中写道:“予以为全藏者,佛所以辅帝王治天下之书也,而苟非乘欢喜、悲叹、希有遭难之想,则末法之人,亦顽然而不能人,故藏经于是中,佛似尤有力焉。经谓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我今愿一切饱食众生,皆依经住。”认为全藏使人“身口意能净,贪嗔痴能戒,杀盗淫能灭”,是“佛所以辅帝王治天下之书也”,足见其礼佛之心的虔诚与对于佛教典藏的重视。

  谭元春为佛教事务写过大量的作品。其中《佛山四面佛庵建藏经阁募疏》,是谭元春为建佛山四面佛庵藏经阁募捐的疏文,它不仅具有文学性,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篇实用性的佛教短文。作品叙述了佛山西面佛铸造的始末,赞颂了设立全藏的无量功德,并表现了作者自己的皈依之情。而《庐山西林寺修佛殿文》则是为重修庐山西林寺佛殿所作的序文,记载了重修佛殿经过的始末,介绍了庐山的双林,并着重赞美了永公香谷西林的清散幽澹,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实用体裁的文章,正是作者对于佛教世俗事务重视的一种表现。

  谭元春作品中以佛教典故、庄严宝刹入题的诗不少,其诗清幽阒寂,充满禅意,人佛境,且多用佛语。如《沙河过佛图澄洗肠处》咏后赵高僧佛图澄临水洗肠之典《清凉寺访谢少连》《爱紫竹庵路径因宿其中》《紫竹庵僧导予寻十方庵》《人灵隐寺看红叶同孟阳二首》等以佛寺入题,描绘净土胜景的诗文在《谭元春集》中更是俯拾皆是。《爱紫竹庵路径因宿其中》诗云:“竹色残冬叶,荆南易为春。烟稠下庵路,吐翕开其神。微畦人古蟓,稍探知有人。莱甲裹晴色,农圃僧多真。饿渴想寂寞,鸟语听村晨。”《谭合集》评日:“有荒庵在其左右矣。”用淡彩描绘了一幅冲淡寂寞的荒庵图景,微畦与古壕相映,鸟语与空山山成比,生机与荒芜在此相映成趣,枯荣相生。作品表现了僧人自事农圃,归隐山林的淳朴恬淡生活,赞扬了远离俗世的“真”。谭元春诗文中的佛语也是极多的,如“生生劫劫”、“贪嗔痴”等语,皆出自释家。

  从体裁、题材到境界、语言选用,谭元春的创作受到的佛教影响不可谓不深。

  二、道家对于谭元春创作的总体影响

  谭元春的一生,也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遇庄序》中自叙了自己阅读《庄子》的经历,“童年读庄,未有省也。十五年间凡六阅之,手眦出没,微殊其观。”谭自童年即读庄,晚年“撰遇庄总论三十三篇”,结缘不可谓不深。而后列举了所阅版本,“其间四阅本文,一阅本文及郭注,一阅郭、吕注,旁及近时焦、陆诸注,又回旋本文”。多次大量阅读的结果是,“益叹是书那复须注,不易之言也”,谈到了自己对注《庄子》的看法:认为《庄子》乃是不易之言,无须后人注解。同样的观点在《与舍弟五人书》中也有提到:“嵇中散云:‘此书哪的须注?’真是名言。”言明序中所云“益叹是书那复须注”是赞同嵇康的观点,并点出了“遇庄”这个名字的来历:“不可注,或可遇耳。庄子亦云,‘有能通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则庄子未尝不许人遇矣。”谭元春是不赞同注《庄子》的,取这个名字,即是自认“能通其解”,而非妄加訾议,曲解害意的所谓“注”。

  “阅庄有法,藏去故我,化身庄子,坐而抱想,默而把笔,泛然而游,昧昧然涉,我尽庄现,如庄周梦蝶,达到”物化“的效果。“藏去故我,化身庄子”即是一种“物化”,它是《庄子》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庄子所云“逍遥”的一种境界,即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

  从创作内容选择到阅读和思维方式,老庄道家的思想,在谭元春创作中,也得到了相当的体现。

  三、释家与道家思想在谭元春创作中的相似体现

  (一) 虚无空灵的美学

  对于万物本原,佛家与道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其归纳为“无”。“无”以“无”为本性,是无形无相,是绝对的无。“无”在道家思想中化生为万物,而在佛家思想中即是万物。

  《道德经》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无”与“有”是一对相互呼应的概念。佛家则提出“万物皆空”即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世间万物的本质,亦是其存在的方式。

  “无”的观念在佛道思想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文学创作领域则表现为对空灵阒寂氛围,对清幽冲淡的境界的追求。谭元春的诗文,“抉榜洗削,以凄声寒魄为致,此鬼趣也;尖新割剥,以噍音促节为能,此兵象也”,凄凉荒寒,因而被称为“鬼诗”。与在清冷出世的意境下追求圆融的禅诗和追求超脱的道家诗相比,谭诗对于美的定义更为凄厉尖刻。

  对于荒寒的过度铺陈是谭诗的一大特色,如《虎井》一诗:“披榛求山泉,寂寂入远境。山泉出山浊,不如在山井。纡曲断行人,藓气敛碧冷。上无干与栏,下无瓶与绠。浅汲不盈盈,微月生孟影。坐对茗床间,色味深以永。钟磬善护之,幽庵正隔岭。”全诗止用冷色,仅表示清寒的词就有“寂”“碧”“冷”“微”“幽”五字。山泉深藏荒山之中,为榛莽所掩,石径纡曲,罕无人迹。井口湿藓幽碧,冷气莹然,井上的栏杆已然倾毁,瓶绠荒废,一派凄清颓败之色。连月也只是朦胧幽微之月,拖着长长的影子,映照隔岭幽庵,钟磬空响。全诗极言古井之幽,营造荒芜幽昧的氛围,直如山魈精魅出没之所,读之使人生寒。虽有“山井”“藓”“庵”等物,但更显于读者眼前的,却是三景之外融没于黑暗夜色的“空”,是“有物”背后的“无”。

  (二)枯荣相生的旨趣

  生与死,自来是每个宗教永恒的话题。留恋斯世,畏惧死亡,脆弱的人类在宗教中寻求慰藉。在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上,佛与道给出了相似的答案:生死相合,枯荣并生。

  佛教尝有娑罗双树的传说,佛祖灭度于所生之处娑罗双树下,未尝不有生死归一的暗示。而《翻译名义集》:“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面皆悉一枯一荣。”娑罗双树一枯一荣,亦是佛家生死观的体现,常与无常,乐与无乐,我与无我,净与不净,其实是相合的。佛家认为生死只是凡夫俗子的错觉,只有印证了真心与佛性,看清生死,方能得大欢喜,因此“此灭最为乐”。

  道家于生死是超脱的。庄子丧妻,箕踞鼓盆而歌,言道:“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生死有常,生命轮回如四季轮替,都是自然规律。而在丧妻后“箕踞鼓盆而歌”的行为,生与死的对比如此强烈,体现了生之喧嚣无须被死之沉寂吞没,枯木旁亦当有万木回春。谭元春诗文常有动静结合,枯荣相生的美感。如《爱紫竹庵路径因宿其中》,“微畦人古琢”一句,绘绿畦生意盎然,却伸人颓败死寂的古之丘茔。生与死、新与古、荣与枯如此突兀地进行对比,显得枯者益枯,荣者益荣,两者相互映衬,获得了一种奇特而略显荒唐的美感。

  四、释家与道家思想在谭元春创作中的不同体现

  佛与道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宗教,它们的教义与修持方法迥异,因此对作者的影响和在创作中的体现也不尽相同。

  (一)出世与入世

  佛家的追求是出世的,无论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皆是不染俗尘更遑论人仕。而道家则有人世之心,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曾多次提到治国观念,“自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无为而治。与释家的万法皆空不同,道家自来是有人世而匡世之心的。

  谭元春早期的作品有烟火气,字里行间溢着步入仕途一展宏图的渴望,而晚期的作品则表现出埋没山林的倾向。比较有意思的是《瓶梅》与《虎井》两篇。《瓶梅》咏折枝之梅而非山林之梅,虽赞其“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有清幽之姿,却羡其“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的舒适,“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一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才华得到赏识的渴望。而与其对应的,却是《虎井》中一句“山泉出山浊,不如在山井”,再不言出山为人所知,体现的是佛家避世的思想。

  (二)禅意与“游心”

  由于分别强调佛的庄严与道的自由,佛家与道家偏好的语言是不同的。佛经庄严,道藏汪洋。禅诗或恬淡或妙趣,语言含蓄而充满禅意,而道家诗则多飘逸潇洒,想象纵横,以李白的部分诗作为代表。“游心”是庄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无待”之游,是无束缚的心灵体验,随心所之,纵横恣肆。庄子将“逍遥”的境界寄托于“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身上,《逍遥游》本身的写作亦是想象奇崛,无拘无束。

  谭元春的诗文多禅意而少浮想骋思,写作风格上受禅诗影响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谭元春.谭元春集EM3.陈杏珍,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李申.昭雪沉冤三百年敢为“竟陵”作郑笺EJ3.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16—21.

  [3] 周静敏.谭元春的文学史观探微[J].安徽文学,2008(12):69—71.

  [4] 曾肖.谭元春与江西复社文人之关系考察[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3):38—41.

  作者简介:何估颖(1992一),女,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释家与老庄思想对谭元春创作的影响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