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家 > 道教知识 > 正文

道教坛场法器 朝简

时间:2019-12-19 09:19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综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祭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需选用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因为它们是六龙会日,祭地要在高原或罕见人迹之处。
 

  这是现知最早的有关道教令牌祭祀的完整记录,其可以分为四点。

  第一:祭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需选用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因为它们是六龙会日,祭地要在高原或罕见人迹之处。

  第二:祭祀用物。有大雄鸡、竹竿五根或木竿五根、皂钱、净盏五双、净盘五面、乌蛇或皂纸蛇一条、剑、酒等。

  第三:祭祀方法。择净地,把竹或木竿及盏、盘置于五方,将皂钱挂竿上,把乌蛇或皂纸蛇裂为五段,安皂钱下,用剑刺破雄鸡鸡冠,将血滴在盛酒的五方盏内。

  第四:沟通鬼神。法师与雷神为誓,请五方蛮雷,上香酌酒毕,然后将祭物埋在祭所的太岁方下,接着焚烧皂钱,祝遣雷神讫,收起令牌,装在袋中,不能让他人看见,将令牌安于法坛中供养。

  在《道法会元》卷五七《论令牌》之后,还记载有《行持下令》、《开道咒》,是讲使用令牌的程序和咒语。其云∶

  先存自身为五雷使,次呼青龙孟章居吾左,白虎监兵居吾右,朱雀灵光居吾前,玄武执明居吾后,存四神各执火轮,随方服色,降立左右前后,默咒曰∶摧山倒岳,覆地翻天。万神齐诺,呼圣集仙。敢有妖魔奉命不虔,灭以黄钺,斩以镢天。令持在手,永镇吾权。急急如上帝律令敕(随敕字下令一声)。

  这段话的意思,法师在使用令牌发号施令时,要先在脑海中存想自已身为五雷使,接着要召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居自已左右前后,存想四神各执火轮。然后默念咒语,咒文大意是表示自已的神力,如果妖魔不听号令,将被斩灭。令持在手、永镇吾权,即是表示自己手持令牌,永远拥有发号施令之权。注文“随敕字下令一声”的意思是,在默念咒语结句“急急如上帝律令敕”时,随着最后的“敕令”念出,法师同时要用手中令牌,猛击法案发出声响,即所谓下令一声。诵《开道咒》,法师要先存“火大神”在前作为法中开道神,其云∶

  火晶飞鸟,凤嘴龙鳞。飞符前路,剪除妖氛。敢有妖孽,断宗灭形。神威到处,食鬼吞精。急急如律令。

  次厉声云∶出吾身中罡风骑置吏、驿马上章使、飞龙骑吏各二人。出合居前者居吾前,合居后者居吾后,合居左者居吾左,合居右者居吾右五雷院中掌执传令功曹使者,为吾传香,召院中某神及某处城隍土地正神,各各居吾坛下,听吾指挥。

  次念戒神令云∶咨尔神众,归听予誓,粤自中古,皇天照鉴于我下土,魑魅魍魉,敢有肆威以乱常曲,书不掩迹,流满川源,妄生疫疠,妖孽病民。上清震悼,启佑下民,假我真人,肇播道法,夷厥妖氛,乃人乃物,乃蕃乃息,惟予鲜德,厥法是岸。凡予所告,不敢以私,惟恐违天之命。凡予所指,不敢以私,惟恐致天之罚。秪畏明威,实始自予,矧尔有众,咸雷霆选中之神,被敕佐予,畴敢荒怠。惟尔坚忠正直,耀厥威灵,乃敷摧山岳,乃变布风云,仗法以行,乃无前旁畴,或援戈以抗,遇敌勉哉以行,上听命令,尔毋妄行,毋苟止,毋私忿,毋侵扰,毋遵邪志,毋泄阴机,毋敢不肃尔躬,毋敢不善尔器,仅是其尔躬有戮。呜呼,岂不勉哉!尔众用命则功不尔蔽,不用命则罪不汝赦,故诰以陈,汝宜听之毋怠。

  上引这段文字,在《道法会元》虽名为“开道咒”,但其实际是三项内容。

  第一:是开道咒语,即飞符前路、剪除妖氛。

  第二:是出神、召神命令,所出者为法师身中之神,所招者为五雷院中神及城隍、土地之神,是命令这些神来到雷坛之下,听命于法师。

  第三:是法师的戒神令,带有与所使之神盟誓的性质,即所谓“咨尔神众,明听予誓”。令中一方面告诫诸神,必须听从法师的命令,即所谓“被敕佐予”,“上听命令,尔毋妄行”;另一方面是法师向诸神表示自己在执行天之所命,没有私心,即所谓“凡予所告,不敢从私”,“凡予所指,不敢从私”。

  要知令牌之应用,极是庄严,正是:

  面天罡,取正炁,握斗诀,上瑶台。香焚才热于炉中,瑞气高飘在象外,挥起百炼七星剑,洒银河万派之泉,掌都天大法之权,行天条禁戒之律,密运\则山川鼎沸,呼吸则雷霆炎上。法言鬼惧神钦,令下则兵随印转。道教坛场法器 朝简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